News Center

With 8,761 Patient Cases Witnessing: Stem Cells Improve Osteoarthritis, Breaking the 'Incurable Cancer' Dilemma

Date:2025-08-18

有一种病症在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因其患病率高、患病人数广、致残率高被医生称为“不死的癌症”,那就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主要由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引发。

它可以损伤体内的任何关节,最常见的是膝盖、手、臀部和脊柱的关节。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需要警惕的是,关节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

近年来,关节炎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不论是频繁过量的运动还是突然的高强度运动,甚至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让年轻人的关节不堪重负。特别是在运动界,运动员的过度使用会使关节提前到达使用寿命,出现骨关节炎。

一、传统治疗的困境:缓解症状而非修复关节

目前传统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存在明显局限:

药物治疗:仅能通过止痛药、抗炎药缓解疼痛,无法促进软骨再生,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胃肠道副作用。

手术治疗:晚期患者需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但20%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仍会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丧失,且手术创伤大、费用高。

物理治疗:热敷、理疗等仅能暂时改善不适,对软骨损伤无根本修复作用。

缓解≠根治的困境,让患者陷入“疼痛-用药-再疼痛”的循环,因此亟需能从根源修复软骨的新疗法。

二、干细胞:关节修复的“工程师”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凭借修复+抗炎的双重能力,成为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核心方向。其作用机制可通俗理解为“三重修复力”:

1.直接再生: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可在关节微环境诱导下分化为软骨细胞,直接填补受损软骨缺口。

2.旁分泌调节: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炎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分子,既为软骨修复提供“营养支持”,又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关节肿胀与疼痛。

3.免疫与循环改善:调节免疫细胞活性,避免过度免疫反应加重损伤;同时促进微血管再生,为受损组织输送修复所需的氧气与营养。

这一机制已被大量临床研究验证,其中2021年《The Knee》期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临床证据等级最高的研究类型)给出了最有力的结论:纳入7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876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经1年随访后发现——  

疼痛改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0-10分评估疼痛)评分,接受血管基质成分(SVF,含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在4-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时间点,疼痛缓解程度均为所有注射剂中最高;  

功能修复:通过骨关节炎专用功能评分(WOMAC)评估,SVF治疗组在12个月随访时功能改善水平最优,证实其效果具有“长期持续性”,而非短期止痛。

2025年《Orthopaedic Research》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为该疗法提供了重要依据。这项研究共纳入87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干细胞治疗组441例,对照组434例。

研究人员系统评估了骨髓来源、脐带来源及脂肪来源的干细胞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疼痛指数、炎症指标明显降低,关节功能障碍评分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大幅提升。更有长期随访显示,部分患者的改善效果可维持5年,甚至实现半月板损伤愈合。

三、不同来源干细胞的疗效差异与作用机制

在不同来源的干细胞中,脐带和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脐带干细胞在镇痛和软骨修复方面的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能够有效促进软骨及骨组织再生。

2025年发表于《Cytotherapy》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首次探讨了单次注射冷冻保存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膝骨关节炎的长期疗效。该研究纳入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脐带干细胞组和曲安奈德组。

结果显示,与曲安奈德组相比,脐带干细胞组在疼痛、僵硬和功能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例如,治疗后3个月,脐带干细胞组疼痛评分下降2.66倍,而对照组仅1.01倍。

在另一项针对26名II-III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三次关节内注射低温保存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并在1年随访中提供持续的临床改善。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显著优势,来自于其多重作用机制:

1.分化再生:能够分化为软骨细胞,直接参与软骨的修复与再生,帮助恢复关节结构。

2.营养支持:可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促进受损软骨及周围组织修复。

3.抗炎消肿:通过分泌抗炎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与肿胀症状。

4.免疫调节: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复发,稳定病情。

5.改善循环:促进微血管再生,改善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为组织修复提供良好环境。


四、安全性验证:温和修复,副作用极小

对于新型疗法,安全性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多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干细胞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在26例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中,仅部分患者出现轻度关节疼痛、肿胀,数日内可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

30例脐带干细胞随机对照试验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脐带干细胞组80%患者在注射后72小时内出现轻度关节痛,经镇痛药缓解;对照组仅20%出现类似反应。

一项汇总了12篇文献、共539例OA患者的安全性分析显示,仅4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例出现轻微红肿,无其它严重副作用。

五、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

目前,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转化正在全球推进:

国内进展:截至2023年4月,8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干细胞新药获国家药监局(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2025年4月,北京康复医学科启动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AlloJoin®)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明确最佳剂量与疗效。

国际动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试验注册库中,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项目已超160项。

技术突破:2025年《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研究首次实现“脐带干细胞外泌体”的三级转化验证——外泌体是干细胞分泌的“功能载体”,单次注射高剂量外泌体可使疼痛评分降低83%,软骨增厚32%,且冻干技术突破了存储瓶颈,为早期干预提供新策略。

此外,胎盘干细胞的临床价值被证实后,已有超15万家庭选择存储胎盘干细胞,为未来关节健康储备“修复资源”。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冻干储存、外泌体应用等技术的突破,干细胞治疗的便捷性与普适性将持续提升。未来,这项疗法有望成为膝骨关节炎治疗的主流方案,让全球数亿患者告别关节疼痛的束缚,重新获得行动自由。

图:康思葆细胞生物资源库

 

【声明】本文旨在仅进行科普交流以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后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